热门城市
企鹅帝国是怎样建成的?
企帮帮 9404 2017-08-11
看到眼前这个腼腆的男孩,你会联想到什么?
他自称自己是“一个不善言辞的人”,
他是一种生活在南极的可爱动物的“爸爸”,
他是全中国被骂最多的企业家,
据统计他平均每天被骂至少76.3万次,
他做的两款产品你们每天必定会打开,
他每天至少赚5.3亿以上……
是的,就是现在这位让你们又爱又恨的“企鹅帝”。
现在地球人,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去阻止“企鹅帝”的全球化扩张了!此前坊间盛传的腾讯贷款40亿美金、收购芬兰手游开发商SuperCell一事,已尘埃落定。
最近,腾讯发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业绩,总收入320亿元,净利润100亿元。这是什么概念呢?相当于每天至少赚5.3亿,每分钟至少赚37万。
上个月,马化腾捐了一亿股腾讯股票,注入正在筹建中的公益慈善基金里,支持在中国内地为主的医疗、教育、环保等公益慈善项目以及全球前沿科技和基础学科的探索。上个交易日收盘价为每股165.30港币,1亿股的价值大概就是165亿港元(137亿人民币),算得上是最近几年互联网行业以个人名义进行的最大金额慈善捐助。
然而这些,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排名。在最近新出炉的2016新财富榜单里,他依然以1366.1亿元,力压马云,成为新财富富豪榜第二名。
但要在16年前,马化腾曾经缺钱到想以60万卖掉QQ,结果都没人买!
曾想靠摆地摊为生
1993年从深大毕业后,曾想过在路边摆摊为人组装电脑,但却发现路边摊的竞争很激烈,于是只好老老实实去找工作,后来进入润迅公司做软件工程师,一做就是多年。当年的小马哥最多只能算作深圳的边缘人。
1998年的那个秋天,马化腾与他的同学张志东“合资”注册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。之后又吸纳了三位股东:曾李青、许晨晔、陈一丹。为避免彼此争夺权力,马化腾在创立腾讯之初就和四个伙伴约定清楚:各展所长、各管一摊。马化腾是CEO(首席执行官),张志东是CTO(首席技术官),曾李青是COO(首席运营官),许晨晔是CIO(首席信息官),陈一丹是CAO(首席行政官)。
从股份构成上来看。5个人一共凑了50万元,其中马化腾出了23.75万元,占了47.5%的股份;张志东出了10万元,占20%;曾李青出了6.25万元,占12.5%的股份;其他两人各出5万元,各占10%的股份。
在决定做OICQ的时候,当时国内已经有了两家公司先做,产品比腾讯更有市场名气。马化腾没有想得更多,除了因为这个产品可以和公司的主项发展业务移动局、寻呼台、无线寻呼方案和项目相互促进外,也因为当时飞华、中华网等许多公司有意向做即时通讯项目,市场显得很有发展前景。
也许是马化腾看到了ICQ以2.87亿美元的“天价”从以色列卖到美国,也许是看到了高喊免费的.com公司在大洋彼岸掀起的股市高潮,也许是看到了中国第一批网络英雄们的风起云涌,在1999年初的某一天,OICQ软件忽然被挂在了网上,由定向赠送变成了免费下载。
凭借其简洁、实用的风格以及诸项细心的设计,OICQ首先在高校一炮打响,然后凭借高校为中心,以令人吃惊的速度传播开来。
为融资,从病床上爬起来见投资人
1999年11月,OICQ在上线9个月的短短时间内用户就已破百万,远远地且永远地甩开了所有的同期竞争者。伴随不断增加的庞大用户群,OICQ需要更多的服务器去支撑,但就在这时,公司账面上只余下大概1万块了。
怎么办?马化腾和伙伴们一面将薪水咬牙减半,另一面增加个人的资金投入。可这些还只是杯水车薪,尚不足岁的QICQ仍然有要夭折的危险。众人便只好四处奔走,找人投资入股。锦上添花的是,马化腾他们后来还托人牵线找到了李泽楷的盈科,虽然对方一度犹豫,但看着IDG最终拍板之后,盈科最后也就同意投资。
然而,正当他们准备再去融钱时,却又迎来重大打击。当时,互联网泡沫在美国爆破,之前被追棒的互联网公司转眼成为烫手山芋,人人避之不及。
在最艰难的日子邂逅“真爱”
临近2000年年末,由于互联网业持续的萧条,此前投资的IDG和盈科逐渐有了要撤股套现的想法。可同时,腾讯却需要新的资金的添置服务器支持公司的继续发展。但资方已经认为腾讯的商业模式是不会被市场主流青睐的,也没有更多的增长空间了,继续投资就等于烧钱。
为此双方进行了多轮面谈,两家股东最终同意以贷款的形式给予腾讯200万美元,同时开始积极寻找愿意接盘的公司。可2000年行将过去,QQ的注册用户很快就要突破惊人的一亿。
在面临资金困难时,曾险些把开发出的ICQ软件以60万元的价格卖给深圳电信数据局,但终因价格原因告吹。后来马化腾又找了新浪、雷军、中华网等公司,可是此时全中国竟然没有一家公司一个人愿意去收购腾讯的股份。
那段时间也是马化腾人生中最艰难的日子,一位腾讯的创始员工有天一早去找马化腾签字,发现马化腾是在办公室里过夜的,等待马化腾签完字抬头和该员工叮嘱的时候,这位员工着实吓了一跳,马化腾头发蓬乱,脸色焦黄,两眼无神,布满血丝,神情极其憔悴,可见当时马化腾和腾讯所遭遇的窘境。
正在这一筹莫展之际,MIH来了。马化腾这还是头一次听说这家来自南非的公司,在后来的会谈中他还接触到了能说流利汉语的MIH副总裁网大为。双方几经商讨,MIH最后同意以现金支付的方式从IDG和盈科手中拿到共计32.8%的股份,同时保留公司控制权给马化腾。腾讯维持这样的股权结构至今,而网大为也以执行副总裁的身份任职腾讯负责国际业务。
这个时候,一个蓝眼睛、高鼻子的老外不断的出入腾讯当时在华强北创业园的办公室,这个人有个中文名字叫网大为,他当时的身份是MIH中国业务发展副总裁,负责中国的互联网策略和合并与收购工作。随着腾讯二轮融资的成功,腾讯熬过了凤凰涅槃前最终的难关,最后发展成为市值1.4万亿的企鹅帝国。
凌晨4点半还在发邮件的“邮件狂人”
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曾在文章中提到,马化腾自称是“一个不善言辞的人”,他用以推动迭代进化的办法,就是亲自参与几乎所有的产品研发,然后用发邮件的方式下“指导棋”,他可以算得上是中国首屈一指的“邮件狂人”。
腾讯以产品线超长著称,但是马化腾几乎能关注到所有迭代的细节。曾主持QQ空间开发的一位腾讯高管透露,马化腾与他的团队的邮件往来起码超过2000份。
一位程序员曾讲述过这样的经历:有一次,他做了一个PPT,后半夜两点钟就发给了马化腾,本想洗洗睡了,没料到过了20多分钟,马化腾就发回了修改建议;曾主管QQ会员业务的顾建斌回忆说,马化腾对页面的字体、字节、大小、色彩等都非常敏感,有一次,他收到一份邮件,马化腾指出两个字之间的间距好像有问题。
另一个在腾讯员工中广为流传的段子是:一天早上来到公司,发现Pony(马化腾英文名)凌晨4点半发的邮件,总裁10点回了邮件,副总裁10点半回,几个总经理12点回复了讨论结论,到下午3点,技术方案已经有了,晚上10点,产品经理发出了该项目的详细排期,总共用时18个小时。
腾讯的创始人之一张志东因此认为,“腾讯的产品迭代就是一个被马化腾的邮件推着走的过程。”